和諧一詞逐漸被人們接觸和接納,如今的生活將步入全面和諧的階段,消費領域的不和諧因素也許能夠得到有效制約。“消費和諧”逐漸的被人們所提起,所謂“消費和諧”,就是經營者、業主、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,共同努力營造一個“消費和諧”的市場環境。然而,就裝修建材領域消費狀況來看,不和諧的事件還是時有發生。現在的裝修市場還是相對混亂,加之此行業標準滯后、不統一的情況多、業主取證難等因素。
投訴無門有業主曾將某裝修公司投訴到區一級消協,消協工作人員事后給業主的答復是,裝修公司沒有問題。業主發現,消協工作人員所使用的電話是該裝修公司的辦公電話,這種情況讓業主對消協失去信任。其實,這種商家與某些監管部門個別人員的確存在勾結現象,不過這只是個別現象,一旦業主發現,可以向上一級監管部門進行投訴。另外,也不排除上述工作人員現場辦公的情況,但為了保持公信力,監管部門以及消協等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應該謹慎自己的言行。
標準滯后投訴無依據隨著國外材料的進入,以及國內優秀建材的不斷研發,裝修建材產品的進步速度很快,然而隨著新品的不斷推出,某些仿冒產品的隨后跟進,導致了魚龍混雜的狀況。當業主遇到問題進行投訴的時候,會遇到一種狀況是,建材產品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可以參照,于是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。另外,有些國家標準明顯低于國際標準,這些不接軌的狀況也為業主維權帶來一定難度。
標準不統一很多業主投訴家具廠家,空氣對比檢測后發現,家具在居室空間里擺放之后,導致了室內空氣污染超標,家具廠家應該負有責任,然而家具廠家理直氣壯地說,他們的家具有害物質含量符合家具國家標準,并能拿出檢測報告。實際上,家具標準和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各自制定,家具本身也許有害物質含量符合相應的家具標準,而事實是,由于這些家具的進入,已經導致了空氣污染超標,同時,家具檢測是局部切塊檢測,并不是整體檢測。
取證、鑒定難裝修建材行業有其特殊性,涂料地板瓷磚屬于建材產品,一旦鋪貼上墻發現問題,往往存在扯皮現象。商家會說是施工問題,
裝修公司會說是產品本身問題,而要找相關部門鑒定,消費者不僅要花上大把時間和精力,并且還存在取證難的情況。